聚乙二醇表面修饰(PEGylation)是提高纳米粒子(NPs)胶体稳定性的有效策略之一,并且可被用于减少免疫系统对于NPs的细胞摄取和清除。然而,PEGylation往往会触发加速的血液清除(ABC)现象,而这一现象也会减少聚乙二醇化NPs的体内循环时间。有鉴于此,山东大学崔基炜教授构建了工程型“隐身”PEG NPs,它可以避免ABC现象,并在被透明质酸(HA)修饰后表现出特定的癌细胞靶向和药物递送能力。
实验以ZIF-8 NPs为模板制备二硫键交联的PEG NPs。该模板策略能够在温和的条件下(pH值5.5缓冲液)同时去除模板并形成PEG NPs。与聚乙二醇化的脂质体相比,PEG NPs能够避免抗PEG抗体的分泌,并且抗PEG IgM和IgG的存在也不会显著加速PEG NPs的血液清除速率,表明PEG NPs具有抑制ABC效应的作用。研究表明,HA的功能化使得PEG NPs能够对巨噬细胞保持隐身特性,进而有效靶向表达CD44的癌细胞。当其负载抗癌药物阿霉素后,PEG NPs可有效抑制肿瘤生长。综上所述,该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对PEG NPs进行工程设计以使其能够避免产生ABC现象,并可被进一步功能化以改善靶向药物递送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