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333国际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

首页> 新闻动态 > 新闻详情

人工载药囊泡纳米平台用于增强对胶质母细胞瘤的特异性靶向治疗

发布日期:2023-09-28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的治疗会受到复杂的病理特征以及在药物递送过程中需要穿过血脑屏障(BBB)等问题的影响。虽然外泌体在GBM治疗领域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由于其在靶向性和递送性能等方面存在局限性,因此仅凭外泌体并不能完全满足治疗GBM的要求。有鉴于此,武汉大学郭明雄教授和孙桂鸿教授利用脂质体挤出机从表达ANG-TRP-PK1肽的HEK293T细胞中构建了工程化人工囊泡(EAVs)ANG-TRP-PK1@EAVs。

ANG-TRP-PK1是Angiopep-2的融合肽,能够与TRP-PK1的N端融合,将Angiopep-2呈现在EAVs上。ANG-TRP-PK1@EAVs与分泌的外泌体具有相似的特性,但产量更高。研究发现,ANG-TRP-PK1@EAVs在体外模拟BBB模型和体内原位GBM小鼠模型中具有高效的BBB穿透和GBM靶向性能。负载阿霉素的EAVs(ANG-TRP-PK1@DOX)能够保持EAVs的特性。在原位GBM小鼠模型中,该EAVs可穿过BBB以到达GBM,并杀伤肿瘤细胞。实验结果表明,该载药人工囊泡对小鼠GBM的治疗效果优于替莫唑胺,且产生的不良反应极低。综上所述,该研究构建的EAVs是一种独特且高效的纳米平台,能够用于药物递送和肿瘤治疗。



1695864535660177.png




参考文献: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303660

XML 地图